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从捡拾垃圾的流浪汉,到存款百万的“网红”,再到众人夸赞的“沈老师”,在互联网的裹挟下,“流浪大师”沈巍沿着走红、退网、回归的轨迹走了一遭
On 2022年8月7日 by admin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从捡拾垃圾的流浪汉,到存款百万的“网红”,再到众人夸赞的“沈老师”,在互联网的裹挟下,“流浪大师”沈巍沿着走红、退网、回归的轨迹走了一遭
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从捡拾垃圾的流浪汉,到存款百万的“网红”,再到众人夸赞的“沈老师”,在互联网的裹挟下,“流浪大师”沈巍沿着走红、退网、回归的轨迹走了一遭。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,引发热度的却是“沈巍百万收入被借无人还清”,令人唏嘘。8月3日下午5点,沈巍做客封面新闻抖音直播间,通过连麦的方式,独家回应借款、退网等话题。同时,他的博学与真诚,也引发近16万网友在线打call。尽管跟三年前相比,沈巍的形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不变的是,直播间里的他还跟以前一样,说话慢斯条理,讲述名人故居、名胜古迹时引经据典,对四川名人故居、名胜古迹如数家珍,说起川剧、川菜等更头头是道,引得网友留言点赞:“沈老师是真正的博学多才,满腹经纶”“老沈同志确实有点博古通今,融会贯通。”但在直播时,沈巍并不敢看网友的评论,“我心态虽然很好,但要是看到表扬我的评论,心态上还是会有点小小的得意。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要往前进,还是尽量少看一些夸奖的词语,多看一点批评的词语。”哪怕自己的百万收入被借出去了,他也觉得没什么,“我身边有很多借出去600万、1000万没还的,但他们没被关注。反而有很多人替我发声,让我觉得压力更大。”
在沈巍看来,“借贷是正常的,不要觉得有人跟你借钱就是欺骗,那社会还怎么进步?”沈巍相信,跟他借钱的人是真的遇到了困难。“实际上,也不是完全没有还,因为借钱的人的比例构成不一样,有网上认识的朋友,也有我的亲友,还有马路上加了微信跟我借钱的。”他还将心比心,回忆了自己也曾跟别人借过钱,却因找不到对方一直没机会还钱的经历。“我不是不想还,只是没有机缘,这么多年了一直找他们也没找到。等我火了之后,我以为他们会找到我,但也没有。”他希望,这几位好心借钱给自己的朋友,在看到直播后能联系他,让他有机会还钱,“昨天有个看了报道的人主动微信我说,‘沈老师你别以为我想骗钱,我那年跟你借了1500,上次还了1000,还有500忘了,今天还给你。’我承认借钱有风险,但事实证明,他遵守了他的诺言,把钱还给我了。希望大家都能够诚信,相信别人诚信,我们对别人有诚信。”
钱都借出去了,沈巍却表示自己没有吃亏,“我一直觉得吃亏要看两种,一种是经济上吃亏了,但是心灵上宁静了。我曾经跟我父亲外出,一个乞丐向他要钱,他觉得这个乞丐可能是骗子,就继续朝走,走到一半了,他还是回去从口袋里掏了一毛钱给对方。我问他,‘你走都走远了,为什么还回来?’他说,‘假如人家是真的有困难呢?’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一生。可能有人觉得我傻,说我迂腐,但这就是我的个性。哪怕被骗了100次,我还是想做个好人。我也想在网络上能够为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改善,做一点贡献。”对于网传的借款名单,沈巍也给了否定回答。“这是隐私问题,外面的传言都不是真实的,一切以我为准,我绝不会把借钱名单公布出去的。”沈巍直言,如果真的有人最终不会还钱,那他会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。“当然,我也不能说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