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店铺入口处张贴的“场所码”
On 2022年6月17日 by admin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店铺入口处张贴的“场所码”。
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店铺入口处张贴的“场所码”。
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截至6月11日,松江区已布设“场所码”156437个、“数字哨兵”2526台。那么,这些已经投入使用的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是否发挥了实效?近日,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多家重要场所落实“应扫尽扫”
在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入口处,“数字哨兵”已经成为守好“大门”的好帮手。随着“嘀”的一声响起,不过几秒,工作人员的手持式“数字哨兵”便完成了一次扫码动作。
“请出示健康码。”在位于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的华润万家超市,记者看到,虽然前来购物的顾客不多,但两名值守工作人员并未有丝毫松懈。每名顾客进入超市前,都被要求出示健康码,并通过“数字哨兵”核验。“我们超市只有这一个入口,完全可以做到‘应扫尽扫’。”一名工作人员介绍。
不同于大型商超、医疗机构等场所选择布设“数字哨兵”,更多小型商铺则选择张贴“场所码”。在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,几乎每一家恢复营业的门店都在入口处张贴了“场所码”,并由专人引导顾客有序扫码入场。“现在都已经习惯扫码了,进店时会提前掏出手机。”市民蔡先生告诉记者,只要网络正常,扫码并不会耽误太长时间,“两三秒就可以进去了,还算便捷。”
部分点位配合度低、管理不到位
记者走访发现,在专人提醒下,市民都能自觉完成扫码核验,配合防疫工作。但市民不配合、管理人员不重视的情况仍然存在。
市民石先生向记者反映,6月4日,他在中山苑二期看到小区内出现了一些回收废品、电器维修的外来人员,他们进出小区均未扫“场所码”。后来有居民提出异议后,管理才开始加强。
记者在一些老旧小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,对于驾驶私家车的业主,小区保安往往直接放行。一名保安告诉记者,高峰期时,扫码查验容易造成业主车辆排队,“业主心急,时间一久我们也不好意思,就不扫了。”
居民配合度较低的情况在一些沿街商铺也较为明显。记者在中山二路的几家水果店看到,店内人头攒动,却不见商家提醒消费者扫码,而主动出示健康码的消费者也不多。
在一些小区的菜鸟驿站,记者发现,每每前来取快递的居民一多,驿站负责人便忽视了扫码一事。一名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,物流恢复后,快递量暴增,每天快递员、居民络绎不绝,“忙都忙不过来,谁还会顾得上扫码。”
市民建议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
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,如何提高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的使用率,考验着管理方的智慧。对此,有市民建议,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,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做好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的宣传推广工作。通过组建相关工作小组,开展实地走访巡查,督促商户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扫码管理,确保“应扫尽扫,不漏一人”,并对人员扫码结果予以核验。同时,向市民科普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在疫情防控中对提高溯源效率的重要作用,增强市民配合度。
记者了解到,下一步,松江区将继续推进“场所码”和“数字哨兵”的布设工作,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“监测哨”和“防火墙”配置,坚决筑起防疫安全的“数字防线”。
附件: